星启帆自闭症康复寄宿学校
XINGQIFANZIBIZHENGXUEXIAO
新闻中心
——   News Center   ——
救命!我家娃只吃 3 种食物,背后原因太揪心
来源: | 作者:星启帆(星贝育园)自闭症康复中心 | 发布时间: 14天前 | 5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广州的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里,每天的用餐时间,都在上演着一场场特殊的 “战斗”。许多自闭症孩子存在严重的进食困难,他们往往只愿意吃固定的三种食物,面对其他食物时,或是抗拒哭闹,或是无动于衷,这一现象让老师和家长们忧心不已。

清晨的早餐时间,教室里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对于普通孩子来说,丰富多样的早餐是开启美好一天的动力,但对于这里的部分孩子而言,却成了需要跨越的难关。有的孩子只吃白米饭、水煮鸡蛋和原味饼干,一旦餐盘里出现其他食物,哪怕只是一小块胡萝卜,他都会立刻皱起眉头,将餐盘推得远远的,甚至会出现情绪崩溃的情况。这种对食物的极度挑剔,并非出于挑食,而是自闭症导致的感官异常和对变化的恐惧。

星贝育园的老师们深知,进食问题不仅影响孩子的营养摄入,更关系到他们未来的生活质量。为了帮助这些孩子,老师们制定了一套循序渐进的引导方案。在课堂上,老师会拿出各种食物模型,从孩子熟悉的三种食物开始,慢慢引入其他食物。他们会把食物模型摆在孩子面前,轻轻握住孩子的手,引导其触摸、观察,让孩子逐渐熟悉新食物的外观、形状和质感。有的孩子一开始对陌生的食物模型充满抵触,不愿靠近,但老师始终保持着耐心,每天重复这样的接触,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减少对新事物的恐惧。

在实际用餐环节,老师们也下足了功夫。他们不会强迫孩子立刻接受新食物,而是先将新食物放在餐盘边缘,让孩子适应它的存在。同时,在孩子吃熟悉食物时,老师会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新食物,比如指着一小块蒸熟的南瓜,温柔地说:“你看,这个黄黄的像小太阳一样的食物,软软的,香香的。” 用形象的比喻和温和的语气,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对于那些抗拒情绪强烈的孩子,老师们会采用 “分步尝试” 的方法。首先,让孩子闻一闻新食物的气味,若孩子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抗拒,就给予鼓励和表扬;接着,引导孩子轻轻舔一下食物,只要有一点点尝试的行为,老师就会及时送上拥抱和小贴纸作为奖励。这种正向的反馈机制,让孩子逐渐建立起对新食物的积极印象。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学校也发现,每个孩子进食困难的背后原因各有不同。有的孩子是因为触觉敏感,无法接受某些食物的质地,比如颗粒感明显的粗粮;有的则是嗅觉异常,对特定食物的气味反应强烈。针对这些个体差异,老师们会为每个孩子制定专属的进食改善计划。

在星贝育园,这样日复一日的努力从未间断。虽然改变的过程漫长而艰难,但每当看到孩子愿意尝试一种新食物,哪怕只是一小口,老师们都会感到无比欣慰。因为他们知道,这一小步的突破,对于这些饱受进食困难困扰的孩子来说,都是迈向正常生活的一大步。而这背后,是老师们的专业、耐心与永不放弃的信念,他们用爱为这些孩子打开通向丰富饮食世界的大门,助力他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