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征。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在长期与孤独症儿童相处及教学过程中,对这些特征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洞察。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征。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在长期与孤独症儿童相处及教学过程中,对这些特征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洞察。
社交障碍
社交互动困难是孤独症的显著特征之一。在星贝育园的集体活动中,孤独症孩子往往表现出对他人的漠视。在课间自由活动时,正常孩子会三两成群地嬉笑玩耍,相互分享玩具、交流趣事。而孤独症孩子却常常独自待在角落,对同伴的互动邀请无动于衷。他们很少主动与他人进行眼神交流,即使与他人目光交汇,也会迅速移开。例如,在 “小小运动会” 的接力比赛环节,孤独症孩子很难理解团队协作的意义,无法与队友进行有效的眼神沟通和配合,常常自顾自地行动。
语言迟缓与异常
许多孤独症儿童存在语言发展迟缓的问题。在星贝育园,部分孩子入学时几乎没有语言表达能力,即便到了正常孩子开始大量输出语言的年龄,他们也只能发出简单的、无意义的声音。而且,孤独症孩子的语言运用方式也较为异常。他们可能会重复他人说过的话,即 “鹦鹉式语言”。比如,老师说 “今天天气真好”,孤独症孩子可能会不加理解地重复这句话,而不是根据语境做出合适回应。在课堂上,老师引导孩子们描述自己看到的图片,孤独症孩子往往难以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只是简单地说出图片中的物品名称,无法进行更深入的描述。
刻板重复行为
刻板重复行为在孤独症孩子身上屡见不鲜。在星贝育园的教室里,常常能看到孩子不停地摇晃身体、拍手、旋转物品等行为。有的孩子会反复开关教室的门,一玩就是很长时间,对其他活动毫无兴趣。这种刻板行为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和重复性,很难被打断。老师试图用其他有趣的玩具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但孩子往往会短暂地被吸引后,又很快回到原来的刻板行为中。
兴趣狭窄
孤独症孩子通常对某些特定的事物表现出过度的专注和强烈的兴趣,而对其他事物则缺乏关注。在星贝育园,有的孩子痴迷于研究汽车模型,对各种汽车的品牌、型号了如指掌,但对绘画、音乐等其他活动毫无兴趣。在手工课上,当其他孩子都在积极参与制作各种手工艺品时,这些孩子却沉浸在自己的汽车世界里,对老师布置的任务不理不睬。
对环境变化敏感
孤独症孩子对生活环境的细微变化极为敏感。在星贝育园,如果教室的布置稍有改变,比如更换了一幅装饰画或者挪动了桌椅的位置,孤独症孩子可能会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反应,哭闹不止。他们习惯了固定的环境和生活模式,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就会感到不安和焦虑。学校在进行环境调整时,会提前告知孤独症孩子,并通过简单的图片或语言解释即将发生的改变,帮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但部分孩子仍然难以适应。
感觉异常
孤独症孩子的感觉系统常常出现异常。有的孩子对声音过度敏感,在星贝育园的课间,正常孩子对教室里的嘈杂声习以为常,但孤独症孩子可能会因为一点轻微的噪音,如椅子挪动的声音,就捂住耳朵、尖叫或者情绪崩溃。相反,也有部分孩子对疼痛等感觉反应迟钝。在体育活动中,正常孩子受伤时会马上表现出疼痛的表情并告知老师,而孤独症孩子可能受伤了也浑然不觉,继续进行活动。
认知发展不平衡
孤独症孩子的认知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特点。在某些特定领域,他们可能展现出超乎常人的能力,如对数字、记忆等方面有特殊天赋。在星贝育园,有孩子能快速记住大量的电话号码或者地图上的路线,但在其他方面,如理解抽象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却明显滞后。在数学课上,对于简单的数字运算,有些孤独症孩子能够迅速得出答案,但当老师讲解应用题,需要理解题目中的情境和逻辑关系时,他们就会感到困惑,难以解答。
情绪调节困难
孤独症孩子在情绪调节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在星贝育园的日常教学中,常常能看到孩子因为一点小事就情绪爆发,大哭大闹。比如,当他们想要某个玩具但没有得到时,可能会立即躺在地上哭闹,难以安抚。他们很难像正常孩子一样,通过自我调节来控制情绪,需要老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安抚和引导。
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通过对孤独症孩子这些特征的深入了解,制定出针对性的教育和康复计划。老师们凭借专业的知识和耐心,帮助孤独症孩子在各方面取得进步,努力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为他们融入社会奠定基础。